|
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右江下游的南寧市隆安縣日前公布消息稱,全縣外來水生動物入侵形勢嚴峻,37個踏查點及11個標準樣地調查點的調查工作發現,入侵物種羅非魚和清道夫在各個水域中都有見。
據微信公眾號隆安發布,近日,隆安縣農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廣西隆錦景觀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組對隆安縣外來入侵水生動物開展實地踏勘和標準樣地調查,調查范圍為水田、河流、水庫及溝渠等。
11月11日,普查組先后來到丁當鎮華岳村瀨派電站,右江白馬河段及武鳴河,通過現場收集物種生境、數量、體重、體長等信息,并采集標本。
20221125195307front2_0_461086_FmD19yBCjUDy0x-mUrayJOJAFoKW.jpg (370.41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27 05:58 上傳
20221125195306front2_0_461086_Fsjr8ymxgcFrIAOYXGHChuYu-HYK.jpg (240.9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27 05:58 上傳
20221125195307front2_0_461086_FvdeFP_7mM-Lf134O_y33oLFFHih.jpg (367.27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27 05:58 上傳
20221125195307front2_0_461086_FvZuUMKMWYtVyPfzZIJ1ktUNzG11.jpg (328.49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27 05:58 上傳
外來入侵水生生物。陸明利 攝
據普查組介紹,截至11月13日,普查組已完成37個踏查點及11個標準樣地調查點的調查工作,共發現尼羅羅非魚、齊氏羅非魚、野翼甲鯰(俗名清道夫)、福壽螺4種外來入侵水生動物。其中,尼羅羅非魚和齊氏羅非魚的占比接近90%。全縣外來水生動物入侵形勢嚴峻,形成了對當地本土物種生存的影響和替代。同時,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會降低本土的生物多樣性,破壞水域生態環境,影響漁業生產及傳播疾病。
普查組負責人、廣西大學副教授程勝龍介紹,目前隆安的河流探查工作全部完成了。河流主要涉及到右江、武鳴河、羅興河的樣地采樣,水庫涉及到下琴、那降等三個水庫。通過初期的調查結果來看,主要的入侵物種是羅非魚比較嚴重,在全縣范圍內的各個水域里面都有,第二個就是清道夫,清道夫在各個水域中都有見,特別是在右江,在那重以上河流中間廣泛分布,并且存量比較大的。今后的治理難度也比較大,稻田這塊主要是福壽螺,并且產生的這個替代作用非常劇烈。
公開資料顯示,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郁江的中游河段,武鳴河等系其支流。
在實地踏勘的同時,普查組還走訪當地漁民及河流沿岸群眾,向他們發放外來入侵水生物宣傳資料,介紹外來入侵水生物常見種類及其帶來的危害,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澎湃新聞注意到,廣西玉林市玉州區早前也披露了羅非魚的入侵程度。
今年10月下旬,玉州區水產畜牧站普查小組專業人員到大塘鎮蘇煙水庫開展天然水庫外來入種普查工作。10月24日普查小組通過在水庫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投放地籠誘捕水庫內的水生生物,10月25日早上收回地籠。此次調查從地籠收獲670克魚類,其中外來入侵物種齊氏羅非魚630克,占地籠收獲魚類總數的94%。
廣西壯族自治區漁政指揮中心《廣西農業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面上調查實施方案》顯示,包括鱷雀鱔、清道夫、羅非魚、紅耳彩龜在內的18種動物成為調查對象(面上調查過程中新發現的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應一并開展調查)。
廣西計劃到2023 年底全面摸清農業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情況,構建外來入侵水生動物信息數據庫等,以研判外來水生動物入侵擴散趨勢。
來源:澎湃新聞。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