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安徽省人大代表鮑挺在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閉會 期間提出關于城市危房處置工作的建議。近日,安徽省住建廳答復表示,下一步將加快為危險房屋和老樓危樓及時解危,探索建立房屋體檢制度,防范各類事故發生,保障廣大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排查發現房屋老齡化占比較大 2020年以來,全省持續開展違法建設和違法違規審批專項清查,組織開展城市房屋安全專項整治等行動。累計排查城市房屋54萬余棟,排查出存在問題的4000余棟,已整改完成2000余棟。 同時,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消除安全隱患,累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2836個,涉及74.5萬戶居民。穩步推進包括城中村、城市危房等在內的各類棚戶區改造,累計改造315.75萬套。 當前,全省正在進行房屋安全大排查,從初步排查情況看,房屋老齡化占比還較大,部分城市“城中村”問題突出,房屋所有權人、使用人、管理人安全使用意識淡薄、安全隱患識別能力有限,一些危險房屋和老樓危樓得不到及時解危。 老舊自建危房可解危置換 省住建廳提出,下一步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將強調房屋整修,綜合考慮小區實際和居民需求。通過規劃老舊片區改造項目,統籌小區及周邊存量資源,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支持老舊小區建設及后期運營管理。 “十四五”期間,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改造任務,2022年計劃改造城中村88個項目4.62萬套、城市危房12個項目0.13萬套;2023-2025年計劃改造城中村354個項目17.83萬套、城市危房32個項目0.89萬套。 另外,加快推動城市更新,對規模不大,鑒定為C、D級的老舊自建危房,可通過提前收儲、提供過渡、貨幣補償等方式解危置換,或者組織業主通過集資重建、加固、修繕等方式分類處置。 加快自建房屋安全管理立法 接下來,全省將加快自建房屋安全管理立法,對目前亟待解決的全省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與處置問題,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制定我省城鄉自建房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并明確自建房使用、管理各方職責,明確自建房安全管理資金保障。 另外,探索建立房屋體檢制度,對達到一定年限的房屋實施強制性的安全鑒定,探索推進房屋質量安全險制度,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完善工程質量的安全監管機制,更好地解決房屋維修資金來源等問題。(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 來源:合肥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