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不打掃,屋里一層灰。2021年,我省哪個城市“吃土”最多?
日前,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1年度全省16個地級市降塵監測結果,顯示黃山降塵最小,最干凈,其次是宣城,池州與安慶市則并列第三,而阜陽和亳州兩市降塵并列最大最“土”。
6c826ceb4168157ce851c208d92eb18e.jpg (58.2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2-8 13:45 上傳
降塵,又稱“落塵”,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氣顆粒物,其粒徑多在10微米以上,計量指標單位為一定時間內單位面積上地表沉降物質的量。降塵量與工地、道路、堆場等塵源的對應關系非常明確。我省自2019年起開展環境空氣降塵監測工作。降塵監測范圍為全省16個市,降塵監測為每月一次,降塵量排名采用降塵量大小來確定,排名越小表明降塵量越小,降塵量相同的城市以并列計。
2021度全省16個地級市降塵監測結果顯示,黃山、宣城、池州及安慶位居前三,其中池州與安慶并列第三。黃山市平均降塵量最小為1.4噸/平方千米·月,宣城為1.9噸/平方千米·月,池州、安慶降塵量相同為2.4噸/平方千米·月。而阜陽市、亳州市降塵量均為5.7噸/平方千米·月,是2010年我省并列“灰”最大的兩個市。合肥市排名第五,平均降塵量為3.0噸/平方千米·月。
654c7fd6bad8b72bee1a26f864e3a749.jpg (23.1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2-8 13:45 上傳
資料顯示,2020年我省在降塵監測中,黃山降塵也是最小,為1.6噸/平方千米·月。阜陽“灰最大”,降塵量為5.8噸/平方千米·月,亳州市緊隨其后為5.4噸/平方千米·月。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專家表示,降塵可以產生更小的顆粒物,成為環境空氣中各類二次反應的載體。“PM2.5來源復雜,有一次生成也有二次生成的,研究表明,降塵可以產生更小的顆粒物,成為環境空氣中各類二次反應的載體。”開展降塵監測,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程度的提升很有幫助。減少降塵,同樣是藍天保衛戰的重要一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