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學精準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元旦將至,假期能否回家是社會近期關注的焦點,同時,紅星新聞記者也發現,不少省市已在近期出臺了“就地過節”的倡議。那么,今年的疫情形勢下,我國人員流動還存在風險嗎?
針對上述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會上回應稱,元旦、春節兩節很快到來,從人口流動角度來說,肯定存在風險。
e06de08d01916993f30fd0df49697ca5.jpg (51.4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9 13:43 上傳
但對于風險如何有效防控的問題,梁萬年表示,從防控的原理上來看,需要分析制約這種風險的三個要素。
一是本身這種疾病和病毒,它的整個感染率、嚴重度、致死率,對它的了解情況;另外是看現在的衛生健康體系,對它的抵抗力,發現它、控制它的能力,救治的能力。還有一個要素,是社會和公共衛生的措施到底采取到什么地步,這里包括政府、社會、部門和個人的一些干預措施。
所以,在梁萬年看來,元旦和春節來臨,人口是要流動的,在流動過程中肯定是有風險的,但需要基于以上三個方面要素進行風險研判。
從專業的角度,梁萬年指出,還需要從以下幾個因素去考慮。
一是要承認元旦春節的人口流動存在風險。梁萬年解釋稱:“因為人們接觸頻繁了,容易造成一些聚集,社交距離也在縮小,這樣病毒很容易傳播。”
二是冬季本身就是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人群在冬季的自我抵抗力,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是在下降的,更容易被感染。所以要認識到這些風險。
但是,梁萬年也指出,從抵抗力的角度,中國也具備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說我們國家疫苗累計接種已經超過26億多,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比如現在發生的病例基本都是和境外有關系的,本土基本上是沒有傳染源存在,所以應該說本土基本上是安全的,只要把“外防輸入”進一步做實做好,總體上是安全的。
關于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梁萬年表示,這要基于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各地基于上述三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政策。
梁萬年也表示:“我個人認為首先是要分類考慮,從全國來說,我們的一些重點地區,特別是一些重點人群,還是要嚴格執行現行的一些防控政策。”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嚴雨程 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