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采訪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徐陸周了解到,他的門診幾乎每個月都有20例左右的克羅恩病患者反復來此就診,“這是一種長期慢性的且不可治愈的疾病,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終身需要治療。”徐陸周主任特別強調,人們需要提高對克羅恩病的整體認識程度,不可小覷了腹瀉腹痛。
女子吃了3年外賣 腹瀉不止查出“怪病”
最近26歲的職場白領小吳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徐陸周主任的門診就診,“兩周之前,我的胃突然有點不舒服,緊接著就開始拉肚子,然后吃了點胃藥以為過會兒就好了,結果過了兩天也不見好轉。”小吳懷疑是自己的胃吃壞了,想著做個胃鏡。
還沒等小吳說完,小吳媽媽打斷了她的講話,開始焦急地向徐主任吐訴,“她畢業沒幾年,平時上班蠻辛苦的,自己很少做飯,幾乎每天吃外賣,差不多吃了有3年了。”小吳媽媽轉眼看了看女兒,又生氣又心疼,“以前要是吃了點冷的或者不干凈的東西了,也偶爾有腹瀉拉肚子的情況,但是過兩三天基本上就好了,也沒在意,這次不知道怎會回事。”
b80bf980c9f4a656ececc278b7d0a8d1.jpg (38.5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9-30 11:27 上傳
△資料圖
小吳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胃、腸鏡檢查,胃鏡報告顯示“胃糜爛+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腸鏡顯示“回盲部小腸末端有一巨大的深凹形潰瘍,邊上有息肉增生”,后來經過病理組織化驗發現還有肉芽腫、活動性腸炎等情況。徐陸周主任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初步懷疑小吳得的是被稱之為“綠色癌癥”的克羅恩病。之后經過消化科、普外科、肛腸科、病理科、放射科等多學科MDT聯合會診,基本確診小吳得的正是此病。目前小吳已經入院進行中西醫系統的治療與控制。
好發于青年人 患者有“追求口味”的特點
“克羅恩病?聽都沒聽過,怎么會得這個病呢?”小吳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開始上網搜索了解此病,結果不搜還好,一搜嚇一跳,“克羅恩病能活多久?”“克羅恩病平均壽命是多少?”“克羅恩病有多嚴重?”······這些刺眼扎心的詞條語句,瞬間擊垮了小吳的內心。
“你也不要過分緊張,克羅恩病其實基本上都是像你這般大的年紀發病的,它主要好發于30~35歲左右的青年人”,徐陸周主任一邊安慰著小吳,一邊又繼續向她解釋克羅恩病的基本情況,“這是一種消化道慢性非特異性炎性疾病,有的就表現為輕度的腹瀉,腹瀉次數也不多,一天2~3次,嚴重者腹瀉次數會多些,有的人會出現消瘦、體重下降、營養不良、貧血或伴有皮膚、關節、眼睛等部位的病變,產生疲勞、精力不足等情況,有的人甚至還會出現肛瘺、腸梗阻等并發癥。”由于克羅恩病表現癥狀不一,患者往往會以不同癥狀在不同科室確診此病,消化科以腹痛腹瀉為主、普外科以腸梗阻為主、肛腸科以肛瘺為主。
ec1a5dcd229360ddd724699a8298bfd4.jpg (46.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9-30 11:27 上傳
△資料圖
徐陸周主任表示,目前克羅恩病的發病病因不明,可能與感染、遺傳、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等因素有關,同時與飲食、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此類患者往往有“追求口味”這一特點,他們平時很喜歡吃一些生鮮辛辣香猛的食物。
盡管克羅恩病屬于少見病,但近年來其發病率正在不斷上升。這種長期慢性的且不可治愈的疾病,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終身需要治療,對學習、生活、工作等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目前已經被列入國家重大疑難病名單。
克羅恩病患者要做 “健脾的第一責任人”
總體來說,克羅恩病患者中約有1/3控制較好,約1/3可能經歷各種并發癥手術切除的風險,約1/3可能處于反復發作、緩解的交替狀態。針對克羅恩病患者的預防和治療,徐陸周主任提出了三點建議:
1、早認識,早預防。一是目前很多人還不了解克羅恩病,應不斷提高大眾對該病的認識程度。二是不可小覷慢性腹瀉,同時應摒棄“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年輕人腹瀉,往往跟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比如接觸一些細菌、微生物、化學物質以及熬夜、不鍛煉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損傷脾胃,從而導致克羅恩病的發生。三是要做好預防,盡量以清淡為主,注意飲食衛生,戒煙酒等辛辣刺激以及寒涼食物,防止克羅恩病帶來并發癥風險。
2、早診斷,早發現。據了解,由于多年來積累了大量克羅恩病患者的臨床診療經驗和特色優勢,符合IBD(炎癥性腸病)區域診療中心質控評估標準,今年初,江蘇省中醫院被中華醫學會認定為“炎癥性腸病診療區域中心”。另外,消化科成立了克羅恩病MDT多學科會診機制,并在小腸評估、影像學檢查等方面具備一整套檢查診斷系統,同時進一步完善消化內鏡監測指標,除了大便常規化驗,還強化監測“糞便鈣衛蛋白”指標,能夠有效檢測炎癥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3、早介入,早治療。目前克羅恩病的治療主要包括:(1)內科控制炎癥的發展,比如口服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制劑以及生物制劑等進行治療。(2)外科手術治療肛瘺、腸梗阻等并發癥,防止病情進展。(3)中醫藥早期介入治療。
徐陸周主任表示,很多克羅恩病患者在發病前5年,腸道自身免疫保護功能已經變弱,中醫認為有“脾虛”,多濕熱,伴寒濕,長時間容易氣滯血瘀,出現腸道狹窄。脾胃是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作用非常關鍵,所以可利用中醫藥在長期控制炎癥以及減少發作次數等方面的顯著療效和特色,通過中藥調理、健脾養生,從根本上解決基礎性“脾虛”問題。
同時,克羅恩病患者自己要做“健脾的第一責任人”,平時可從飲食(比如不吃生冷過度,不饑飽失調,飲食規律,搭配合理,營養均衡等)、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登山、打太極拳、八段錦等)、情緒(比如平時管控情緒,少計較得失,多養徳助人,收獲快樂,緊張時聽聽音樂)等不同方面進行健脾養生,綜合調治。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 鄧曦 鄭偉 通訊員 / 麻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