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合肥晚報報道 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農業高質量發展,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建立田長制。近日,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組織起草了《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田長制的意見(代擬稿)》(征求意見稿),正在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根據《意見》,我省將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加強用途管制,嚴控建設占用,確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
到2021年底,建立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田長制責任體系和相關配套制度,初步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網格化、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監管格局。
到2025年,田長制配套制度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形成保護更加完善、執行更加順暢、管理更加高效、監督更加有力的耕地保護新格局,確保完成“十四五”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實現“數量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的目標。
全省實行田長制,省、市、縣(市、區)三級設立總田長,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設立田長。省、市、縣(市、區)同步設立田長制辦公室,田長制辦公室設在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實行田長制后,將嚴格規劃管控、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耕地質量提升。
根據計劃,我省將規范土地經營權流轉行為,加強監管,嚴防擅自改變耕地種植結構、用途,進行非農建設。優先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高標準農田。2021年至203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800萬畝以上,改造提升1700萬畝以上。同時綜合利用工程、生物、農藝和農機等措施,指導農業生產者合理使用農藥、肥料,全面提升耕地質量和農田生態保護水平。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余佼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