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27日從安徽大學張保衛研究組獲悉,今年7月22日,在合肥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研究組的師生在廬江黃陂湖調查時發現四只堪稱“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據了解,青頭潛鴨為全球極危物種,2021年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a096d56eb7d42763e56bcfc615ec3e2f.png (70.37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8 10:16 上傳
研究組參與調查人員告訴記者,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的鳥類,頭較大,雄鳥頭和頸黑色,并且具綠色光澤,虹膜白色。該鳥曾廣泛分布于我國,但是近年來,由于其棲息地萎縮或消失等原因,青頭潛鴨在野外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全球個體數量不超過1000只,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CR),而研究組此次在夏季一次性發現四只,實屬罕見。“青頭潛鴨主要繁殖于北方地區,理論上夏季是不會出現在合肥境內,此次的發現讓我們十分激動。”該組研究生張財文說。
據介紹,青頭潛鴨主要棲息在山區森林地帶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稱環境質量好壞的“指標生物”。更欣喜的是,此次調查中除了4只青頭潛鴨外,還發現了7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棉鳧。青頭潛鴨、棉鳧等國家級珍稀保護鳥類的發現,說明了合肥市有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張財文介紹:“在黃陂湖發現多只青頭潛鴨,表明合肥市的湖泊環境很適合該物種生存和繁殖,同時推測黃陂湖內還存有一定數量的幼鳥。”
a5876b1df0fe627b5af4f44cddd326b1.png (360.03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8 10:16 上傳
由于青頭潛鴨、棉鳧生性機警,相關部門需要密切關注周圍的干擾因素,以保證它們的棲息地不受影響。調查人員表示,會繼續關注青頭潛鴨等鳥類的棲息和繁殖情況以及黃陂湖內的自然環境,并協助相關部門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計劃,為青頭潛鴨等珍稀野生動物在此生存繁衍保駕護航。
方瑩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圖由韓玲提供)
來源: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