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不起眼的小病。殊不知,這樣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小病,卻差點成為性命攸關的大病。
近日,江門一女子就因洗頭后耳朵進水沒有及時處理,出現耳朵發癢、發熱還有耳鳴的癥狀,最終又因延誤治療導致耳源性腦膿腫。醫生提醒,耳內流膿別大意,久拖易成大病。
耳朵流膿不斷被下達病危通知書
家住江門的王紅(化名)今年48歲。據她的丈夫田軍(化名)回憶,王紅在兩三歲的時候,右耳就曾因中耳炎而導致鼓囊穿孔。
大半年前她在一次洗頭后耳朵進水沒及時處理,出現耳朵發癢、發熱還有耳鳴的狀況。
根據自身經驗,王紅覺得只不過是中耳炎的老毛病發作,隨意去藥房買藥水噴涂,癥狀有所緩解,但過了沒10天,中耳炎又卷土重來。
a42335513704266a4ab42ea167fa4254.jpg (53.32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7 21:15 上傳
圖源:廣東南方衛視欄目《城事特搜》
大半年發作了7-8次,而且中耳炎已嚴重到經常流膿的狀態。“大概是從去年6月份開始,她的右耳就開始流膿。”田軍說,到了今年3月底,王女士突然頭痛,嘔吐。在當地醫院一查,王紅腦部居然有一個直徑3厘米的膿腫,但保守治療半個月后,王紅的癥狀不僅沒有好轉,還逐漸加重,醫院還甚至下達過病危通知書。
“轉到上一級醫院,又治療了半個月,還是沒有好轉。”田軍說。為尋求進一步的治療,4月下旬,家屬將王紅送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治療。
該院接診的神經外二科副主任林濤仔細對比患者3月底和4月上旬兩次核磁共振檢查的片子,發現病灶明顯增大,說明膿腫在不斷增加。“考慮是耳源性腦膿腫,且膿腫不斷增加,可隨時造成顱內大面積感染,引起昏迷和意識障礙,甚至危及生命。”林濤介紹。
09ed3aeacad89d41452b2598ad1f7186.jpg (70.6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7 21:15 上傳
手術切除3厘米膿腫
完善相關檢查后,4月30日,林濤團隊在全麻下為患者實施了右側小腦占位病變切除術,順利切除一塊大小為3.2cm×3cm×3cm的膿腫。“術中,可清晰看見占位是淡粉偏白色,且質地堅硬、包膜完整,剝離后切開占位可見大量膿液。”術后,給予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后,王紅于近日出院。
16873d13db6f3ffe38a6e0050e3dcb94.png (752.98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7 21:15 上傳
林濤介紹,中耳炎引發腦膿腫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因為中耳炎容易導致鼓膜穿孔,一旦進水、感冒或抵抗力下降,細菌就可以通過穿孔“長驅直入”直達中耳腔,引發感染。“中耳和大腦是‘樓上樓下’的關系,一旦炎癥嚴重,就會破壞中耳乳突及顱底的骨質,細菌便可沿著破損的顱底骨質進入顱內,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感染性并發癥。”
中耳炎的發病率較高,容易被忽視。林濤強調,市民朋友如果得了中耳炎,尤其是化膿性中耳炎,千萬要盡早治療。“一旦化膿性中耳炎還合并有頭痛嘔吐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神經專科就診。”
7772ab40b945fbdf3a03e9ee349af381.png (728.4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7 21:15 上傳
王女士的經歷,也給大家敲響了警鐘,日常注意耳部衛生健康,遇到不適情況,及時到醫院檢查,勿以病小而不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