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通過國家醫保藥品談判,很多百姓急需的藥品進入了醫保目錄,價格也降了,但是一些患者卻發現,有些藥在醫院買不到。1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公布《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
所謂“雙通道”,就是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通俗點說,就是納入醫保的藥品,如果在醫療機構買不到,藥店也可以買到,并且享受和醫療機構同等的報銷政策。這也是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醫保藥品的供應保障范圍。
372ea19549d6b7f6034f347b06929852.jpg (24.9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哪些藥品可以納入到“雙通道”管理機制中呢?目前還只是指導意見,需要各地方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但有這樣幾個基本原則,臨床價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
“雙通道”藥品可據情況變化定期調整
納入“雙通道”管理藥品范圍,原則上由省級醫保行政部門按程序確定。要綜合考慮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醫保基金承受能力和患者用藥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對談判藥品實施分類管理,對于臨床價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品種,要及時納入“雙通道”管理藥品范圍!半p通道”藥品可根據情況變化定期進行調整。
ff04db38581ed96375f28fff67d8f113.jpg (34.41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 黃華波:我們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機制,朝著多元化方向邁進了一步,這對于破解談判藥品的進院難、推動醫療機構藥品管理制度的改革等都將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0499f83863ebaa24562e66ebd0c848c1.jpg (46.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針對醫保談判藥品進院難問題,近期,國家醫保局已經從2020年新增的談判藥品中篩選出首批臨床需求迫切、可替代性不強的19種藥品,安排相關企業報送了已配備的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信息,公眾可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中查詢。
為什么要實行“雙通道”措施?主要就是為了解決一些醫院買不到醫保藥品的問題。
但是為什么藥品已經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醫院里卻可能買不到呢?首先,一粒藥要想進入醫院,有很嚴格的程序。
一粒藥進入醫院大體分為5個步驟。
2ea4485e95055a28d012e2277915fa5f.jpg (32.54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首先臨床醫生評估藥品的風險和收益后,向科室提交用藥申請。
——科室進行初步遴選。
——再提交給院醫藥委員會,委員會對藥品生產許可證等文件進行形式審核。
——之后,醫院定期召開新入院藥品遴選會。遴選會上,申請人圍繞藥品申請理由、與現有藥品的比較、不可替代性等方面著重進行介紹。專家進行提問討論,并獨立投票。最終贊同票數超過參會專家人數2/3時視為通過。
——最后,醫院從中標的供應商中遴選該藥在醫院的配送供應商,在醫院院內網公布過會藥品和暫停藥品情況,藥劑科執行采購任務。至此,一粒藥才算完成了入院流程。
db8c15c8dbd7f1cf35baeea80ec99e90.jpg (33.07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 趙斌:目前大型的三甲醫院,通常不會超過1500種,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等級、不同定位的醫院收治患者的疾病譜不同,臨床藥物治療需求也不同,因此醫院藥品的遴選主要與醫院的功能定位、與臨床科室的專業方向非常密切相關,不同醫院的藥品目錄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
為什么一些醫保藥品“進醫院難”?首先它有嚴格的準入程序, 而且多年來這個模式沒有太大變化。但是,醫保目錄的準入頻率卻在大幅加快。2020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已經達到2800種,目錄調整周期也從原來的最長8年縮短到每年1次,甚至一些新藥上市當年就被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改革前,藥品是“先進醫院,后進醫!,藥品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經歷市場推廣、臨床使用經驗積累、專家認可等過程。現在,很多藥品是“先進醫保,再進醫院”,這就對醫療機構的快速準入,以及臨床醫生短期內廣泛使用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目前全國大部分三級甲等醫院藥事委員會召開的頻次是一年一次或者半年一次,而國談藥品進入醫保的有效期只有兩年,就很可能出現談判藥還沒進醫院,就過了國家醫保目錄協議期的情況。
7cce1baa12d272e48d2a6a8bb4fc2d95.jpg (34.52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另外,醫院對配備藥品的數量也有限制。按相關規定,800張以上床位的公立醫院,配備藥品的品規數不得超過1500種,其中西藥1200種、中成藥300種。一些已經足額配備藥品的醫院,如果要新增藥品,就需要調出相應數量的藥品,必然有一定的難度和阻力。同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等因素,也影響了醫院配備藥品,特別是費用較高的創新藥的積極性。
近日,在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舉行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我國實行新一輪醫改以來,在公立醫院取消醫院端15%藥品加成后,醫院藥房由原本能夠維持日常藥房管理的成本支出變成了公立醫院的虧損部門。
196267c8c2bee0da5f97cbfc6fda4303.jpg (30.6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2 08:54 上傳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員 曹莊:在全面實行藥品零差率政策后,藥品準配備、儲存、耗損等成為公立醫院的成本,藥品對醫療機構從盈利因素變為成本因素,這也嚴重影響了醫療機構配備藥品的意愿。從全國來看,除了2018年準入的17種抗癌藥以外,針對其他國談藥品仍然有地區將它納入藥占比、資金費用增幅等考核指標范圍,這也影響了公立醫院配備藥品特別是費用較高的創新藥的積極性。
針對藥品“進院難”的問題,在10日的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就說到,醫療機構不能以費用總控、藥占比等理由影響談判藥品使用,并且要適當簡化藥品引進醫院的流程。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 郭燕紅:國家衛生健康委要督促醫療機構,及時地按需配備,我們要求定點醫療機構,要按照功能定位和臨床需求及時地配備談判藥品,不能夠以費用總控藥占比等理由來影響談判藥品的合理使用。臨床科室對談判藥品有需求的,要及時向所在醫療機構提出,醫療機構根據臨床申請來及時召開藥事的管理會議,對于臨床急需的談判藥品,要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適當簡化引進醫院的流程,進一步提高藥品的可及性,確;颊吣軌蛴玫蒙险勁兴幤贰
多了一個藥店的通道,對癥的良藥能及時用上,這當然是好事。但對大部分患者來說,用什么藥主要還得聽醫生的,而醫生顯然對自己醫院里的藥更熟悉。所以進醫院這條通道的暢通同樣重要!半p通道”都暢通,對患者才是最好的保障。
當然,這對醫院相關制度的改革又提出了加速的要求。公立醫院必須要堅持公益性,但現實的成本負擔也需要正視。所以,要把好事徹底辦好,改革的系統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