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融媒訊 去蓬、脫殼、去皮、清洗、去芯、分揀、烘干……自7月份以來,宿松縣桐元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車間內,每天機聲隆隆,一朵朵綠盈盈的蓮蓬,進入機器后,轉眼變成了一粒粒圓溜溜的白蓮子。 ![]()
采摘的新鮮蓮蓬 將蓮蓬加工成白蓮子,只是宿松縣桐元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周邊農戶深耕蓮產業提高土地生產效益的項目之一。2017年,涼亭鎮三德村致富能手賀篤水在涼亭鎮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下,將村里227畝荒地流轉下來,創辦中藥材種植基地,并成立宿松縣桐元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天空蓮種植業。在種植獲得成功后,賀篤水又在發展蓮子深加工上找出路,通過外出參觀考察,他發現機械化生產白蓮子,其生產效益要比手工生產白蓮子高出幾倍。于是,他從外面引進去蓬機、脫殼去皮機、通芯機、烘干機等十余臺用于加工白蓮子的機械設備,并安裝了一座容積率為704個立方的凍庫。通過機械化生產取得實效后,賀篤水仍不滿足,又從外面引進加工蓮葉茶、蓮藕粉的機械設備,進一步拓寬了合作社的蓮產業發展之路,使天空蓮種植業實現效益最大化。 ![]()
干白蓮子 從單一生產白蓮子,到發展生產蓮葉茶、蓮藕粉。這并不是賀篤水在深耕蓮產業道路上的終極目標,他想到的是如何通過蓮產業協助黨委政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更多農戶實現家庭增收致富。2022年2月,他在涼亭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從該鎮農戶手中流轉下200畝荒地,并采取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提供技術指導、統一負責收購的幫扶模式,引導當地及周邊鄉鎮的10個農戶共種植太空蓮600畝,種植總面積已發展到1027畝。 ![]()
成品干白蓮子 “基地出產的蓮蓬,既可以作為水果蓮直接對外銷售,又可以將它加工成白蓮子對外銷售。”賀篤水介紹說,蓮蓬的采摘期從7月份可以持續到10月底,平均每畝可產650公斤蓮蓬,新鮮蓮蓬在市場上每公斤可賣到5元,自開園采摘以來,合作社從農戶手中共回收新鮮蓮蓬2.5萬余公斤,其中0.6萬公斤作為水果蓮直接對外銷售了,其余的全部加工成了白蓮子。 ![]()
加工的新鮮白蓮子 蓮花香里說豐年,聽取機器聲一片。在堆滿白蓮子的生產車間里,賀篤水為2022年蓮產業的經濟收入算了一筆賬:1027畝種植面積,平均每畝蓮池可出產150斤干白蓮子、120斤蓮藕粉、50公斤蓮葉茶,累計可出產7.7萬公斤干白蓮子、6.15萬公斤蓮藕粉,5.1萬公斤蓮葉茶,按市場價每公斤30元、35元、100元的價格計算,可分別創產值924萬元、862萬元、2000余萬元,累計創產值3780萬元。由此,畝產值可達到3.6萬元。 如今,蓮產業已成為涼亭鎮“產業富民”的大產業,帶動了當地及周邊一大批農戶通過土地租金、種植和就業實現家庭增收致富。(通訊員 孫春旺 張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