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打造“科大硅谷”“中國聲谷”“中國視谷”等示范引領型創新創業平臺; 高校畢業生首次創辦小微企業且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的,從就業補助資金中給予一次性不低于5000元的補貼,各地可給予配套支持; 對在創業安徽大賽中獲獎企業落戶安徽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等落地支持…… 7月27日,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 安徽省政府發布《創業安徽行動方案》,推出“皖創22條”,著力解決創業主體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
新聞發布會現場。許夢宇/攝 據悉,該行動方案由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牽頭研究制定。這一“大動作”,精準施策,干貨滿滿。 “該行動旨在著力解決創業主體不活躍、創業平臺不多元、創業能力不夠強、創業融資不通暢等問題,努力讓創業成為安徽的時尚活力和形象名片,讓安徽成為各類人才的創業熱土。”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王煒介紹。 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創業安徽行動”立足安徽,放眼世界,充分發揮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疊加的區位優勢和科教資源密集、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等優勢,提出1個總目標和7類分目標。 1個總目標 “到2025年底,形成創業環境一流、創業主體活躍、創業成果迸發、創業氛圍濃厚的新格局”。 7類分目標 “每年新增市場主體100萬戶以上; 培育省、市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左右; 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創業者10萬名以上,支持科研人員等創業者1萬名以上; 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孵化載體100個以上; 開展創業培訓10萬人以上; 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1000億元以上; 到2025年力爭50%左右設區的市達到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標準”。 圍繞“1+7”目標,安徽從六個方面推出22條具體舉措: 一是聚焦四個重點領域,突出高端產業引領。聚焦高科技領域,積極引進高精尖創業團隊;瞄準產業鏈短板領域,引導支持創業者圍繞產業鏈鍛長補短開展創業;突出“四新”經濟領域,促進新的經濟形態和模式不斷涌現;關注大眾創業領域,使每名創業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臺。 二是培育四類創業主體,扶持創業重點群體。對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各市天使基金投資支持基礎上,省級統籌基金資金給予支持;鼓勵科研人員在皖兼職或離崗創業,賦予高校院所橫向項目結余經費分配自主權;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給予創業補貼、稅收減免等支持;鼓勵返鄉人員創業,給予購置設備、租賃廠房、吸納就業等補助。 三是搭建四大創業平臺,提供全周期集成服務。建設高水平創業孵化平臺,高質量打造“科大硅谷”等引領型創新創業平臺,設立離岸科技企業孵化器;開辟大眾創業孵化空間,政府投資開發創業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支持龍頭企業創辦專業孵化器,支持社會資本建設民營孵化基地;用好優質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各市評選“產品+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四是完善四位一體培訓體系,階梯式培育創業主體。培育引進創業教育服務機構,認定省級創業研究院;豐富創業培訓形式,實施“創業安徽訓練營工程”;舉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業安徽系列大賽,對在創業安徽大賽中獲獎企業落戶安徽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等落地支持政策;輔導企業加速成長,實施企業加速成長“千里馬計劃”,梯度培育高成長企業。 五是強化三種金融支持,暢通多元創業融資渠道。設立天使基金群,支持各地建立天使投資風險補償機制;引入風投創投機構,創新舉辦“黃山—企投家年會”;暢通多元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投貸聯動支持創業,建好用好“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推進創業擔保貸款線上辦理,鼓勵企業上市融資。 六是營造三維創業生態,感召天下英才聚皖創業。優化創業服務,依托“皖事通辦”平臺設置創業安徽板塊,舉辦創業安徽建設專題研修班;組織多元創業活動,舉辦“周六創業課”,組織“雙創”活動周,成立創業服務協會,遴選“創業安徽之星”;創建一批國家級創業型城市,開展“頭部+生態”的產業標簽建設和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創業安徽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牽頭作用,指導各市建立相應組織體系,統籌推進創業安徽行動。堅持效果導向,跟蹤督導激勵,建立創業安徽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創業安徽行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王煒表示。 來源:人民網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