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省人社廳發布了2022版全省就業技能培訓職業(工種)目錄及補貼標準,明確新的培訓工種目錄及補貼標準自4月6日起執行,涵蓋了88個職業,涉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據悉,各個職業培訓除了按照課時進行補貼之外,對于脫貧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兩后生”、退捕漁民等,培訓期間每人每天給予50元生活補貼。 據了解,新版就業技能培訓涉及88個職業,其中第一產業包含農機駕駛操作員和農技修理工2個職業,農機駕駛操作員培訓120課時補貼1200元,農技修理工則培訓240課時補貼2400元。第二產業涵蓋面最廣,包含了66個職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數字創意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智能家電產業、新材料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共9個產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職業(工種)課時最多,補貼也最多,包含車工、銑工、焊工、模具工、鉗工等10個工種,每個職業240個課時,補貼標準為2400元。第三產業共20個職業,包含了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物流服務師、養老護理員、育嬰員、茶藝師、病患陪護等新興職業。 省人社廳提醒,新版目錄規定的課時和補貼標準為最低標準,承訓機構可根據職業技能標準、培訓內容和培訓成本,合理確定培訓課時及培訓收費標準,超出補貼標準部分由勞動者個人承擔。部分新職業(工種)暫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承訓機構可根據實際崗位要求,確定培訓內容和考核標準開展培訓。 省人社廳要求各市全面落實培訓補貼政策,對脫貧勞動力(含防返貧動態監測對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含新生代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退役軍人、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簡稱“兩后生”)、退捕漁民、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后,按規定標準給予培訓補貼,并在培訓期間給予脫貧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兩后生”、退捕漁民每人每天50元生活補貼。 發放補貼將按照“自主選擇、先繳后補、直補個人”的方式,直接通過勞動者個人社會保障卡發放培訓補貼和生活補助,或者通過參訓人員社會保障卡先行制發職業培訓券,勞動者憑券參訓,承訓機構憑券申領補貼。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永 來源:安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