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松縣復興鎮地處皖、鄂、贛三省結合部,是皖西南的大門戶,被人們譽為"皖西南邊陲一顆明珠"。復興社區位于復興鎮鎮區中心,宿復公路、復套公路穿區而過,交通便利。社區總人口12460人,其中農業人口6850人,1710戶,城鎮人口5610人。共有居民小組30個,其中農業組29個,城鎮街道組1個。耕地面積5870畝,江外荒灘3480畝,可利用水面60畝。
c39473d12524bce1a4f935632b6ea283.jpg (127.07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5 21:53 上傳
近年來,復興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突破固有思維,進一步轉換發展思路,堅持“求新、求變、求活”的發展理念。深度挖資源稟賦,利用現有資源,上尋政策支撐、外聯客商引進、內求群眾支持,徹底盤活村集體冗余資產,做到“變廢為寶”,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長添磚加瓦。
構筑黨建堡壘,發展思路“求新”
復興社區位于復興鎮中心區域,工商業較為發達,受地理位置限制,農業生產資源相較該鎮其他村(社區)屬于薄弱環節。前期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原社區辦公房屋、破舊廠房及部分農業生產土地租金,部分出租房屋租金因歷史矛盾糾紛等原因,有時還難以按時收取。面對發展困境,復興社區黨總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多次邀請社區老黨員、老干部召開座談會,向老黨員、老干部們求教取經,做到集思廣益。同時對社區冗余資產進行全方位排查,對社區冗余資產中有多少房屋、多少產業、多少資金、多少土地,當前資產多少問題、多少歷史矛盾全面摸排到位,形成清單,做到心中有數。社區兩委“班子”根據掌握的資產情況以及老黨員、老干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決定轉換發展思路,努力將“舊”產業變為“新”資源。
整合冗余資產,發展方向“求變” 復興社區成立了社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社區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對村級集體資產做到規范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同時全面回收社區冗余資產,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資金55萬元,社區本級投入13萬元,共投入資金68萬元,將原復興街道陳舊門面房進行拆除改造,新建商品門面房12間,建成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商貿基地。新建成的商品門面房租賃給外來客商建成了新百家福購物中心,僅此一項,每年就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
推動正向循環,發展效能“求活” 在盤活冗余資產的同時,復興社區積極謀劃新項目、新渠道,利用村級資金對社區江外595畝荒灘進行全面整治平整,讓曾經的荒灘變良田,將整治好的595畝良田租賃給三戶農業生產大戶種植。同時將原石壩小學、石壩油廠、水泥磚廠、液化氣站出租,簽訂租賃合同,收取租金。通過對冗余資產的再利用,有力提升了集體經濟收入增長,復興社區每年集體經濟可達36萬元,。下一步,復興社區將逐步全面改造集體資產,提升房屋、廠房、土地等資產附加價值。優化發展效能,推動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增長正向循環。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是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是構建現階段美好復興的基礎架構,復興鎮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各村(社區)立足本土優勢、產業優勢、項目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跨越式發展,為復興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砝碼,添動力。(王小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