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優質的空氣、水,更好的生態環境,反映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未來五年如何推進生態環境改善?
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正式印發。
06fe535e43d92f455018f97dd0da27d3.jpg (90.92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 09:14 上傳
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將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濃度總體達標,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優良天數比率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水生態功能初步恢復,基本消除劣V類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
這些年,我省群眾普遍感到,藍天更多了,空氣污染天數更少了,“藍天幸福感”也顯著提升。據統計,“十三五”末,全省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2.9%,比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緊盯空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重點組織實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個標志性戰役。”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項磊表示,圍繞固定污染源治理,我省將加快推進鋼鐵、玻璃、鑄造、有色、焦化等行業污染深度治理;持續推進火電、水泥行業績效提升改造。
汽車尾氣污染是大氣污染的重要源頭。我省將加快發展新能源車輛,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所有設區城市在2023年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80%以上。加大老舊機動車、工程機械尾氣治理改造和限期淘汰力度,基本消除柴油貨車和工程機械冒黑煙現象。
為讓長江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規劃》也提出了具體行動和目標。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說,“十四五”時期,我省將突出抓好長江治污、治岸、治漁,迭代升級“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組織實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打好巢湖綜合治理攻堅戰,進一步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
如何科學治理巢湖,將巢湖打造成“最好名片”?《規劃》提出,將深化新一輪巢湖綜合治理,推動環巢湖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推進碧水、安瀾、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加快實施“十百千萬”行動計劃。積極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路徑,貫通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努力把巢湖打造成為大湖治理的典型范例、城湖共生的示范工程。
來源:安徽日報 文/圖:王弘毅編輯:馬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