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關將近,農民工兄弟能按時拿到工資回家過年嗎?
據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消息,從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春節前,安徽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截至2021年底,已為4.95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及賠償金3.76億元。春節前,已查實的欠薪問題將全部辦結。
為4.95萬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及賠償金
據介紹,專項行動分為集中自查和執法檢查兩個階段,聚焦工程建設和加工制造等重點領域,主要圍繞加快欠薪問題線索核處、落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清查化解欠薪源頭風險、嚴格欠薪違法行為懲戒等四項重點工作。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省共檢查用人單位9820戶,共發現存在欠薪隱患的在建工程項目585個,發現存在欠薪隱患的加工制造、校外培訓及其他用人單位831個,工程建設領域、加工制造業欠薪隱患分別占隱患總數的41.3%和34.3%。對發現的各類欠薪問題,各地人社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共立案160件,通過協調等非立案方式處置1359件,共為4.95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及賠償金3.76億元。
據介紹,今年安徽省專項行動從嚴把關,凡未于當期或次期完成工資發放,或企業主動申報可能出現欠薪的,均列入統計和處置范圍。
工程建設領域仍是“重災區”
“我們在專項行動中發現,工程建設領域仍然是安徽省根治欠薪工作的重點領域。”安徽省人社廳勞動保障監察局局長徐尚振告訴記者,部分房地產項目欠薪問題較為突出,存在資金缺口,化解難度較大。
徐尚振介紹說,一些建設單位項目資金不足即開工建設,施工過程中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施工企業、勞務公司層層墊資施工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結束后,因工程質量和計量計價糾紛影響工程款無法及時結清。“前端拖欠工程款或支付工程款不及時,是造成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高發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些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比如掛靠承包者、班組長或“包工頭”,組織農民工進場施工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一旦發生工資拖欠,處理難度也很大。“勞務公司或‘包工頭’以追討工資名義討要工程款的現象日益增多,有的為討要工程款甚至故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徐尚振還透露,春節前以討薪名義搭車解決其他經濟糾紛情況也明顯增多,占用了有限的行政資源。
欠薪問題春節前全部辦結
距離春節越來越近,如何保障農民工兄弟都能按時拿到工資?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安徽省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的目標是“限時清零”,即:對查實的欠薪問題,在2022年春節前全部辦結,讓被欠薪農民工及時拿到應得工資過年,確保不發生因欠薪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或惡性極端事件。
安徽省人社廳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做好欠薪問題隱患的排查核處,列出隱患項目清單,加大對前期排查、投訴受理的欠薪問題出清力度。加快“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等各類舉報投訴渠道線索的核實處置,做到案結事了。
同時,進一步暢通“線上+線下”投訴舉報受理渠道。督促各地啟動春節前線下“一窗受理”和線上“一網通辦”的舉報投訴工作機制。擬于1月25日開展全省集中接訪活動,要求各地各級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當日接訪,直接處理重大敏感來訪或者群訪問題。
特別是要密切關注相關房地產領域在建工程項目欠薪問題的處置進度,最大限度維護施工企業、購房者和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確保相關欠薪問題得到妥善處置,防止外溢效應甚至出現系統性、區域性風險。(記者 吳碧琦)
來源 | 安徽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