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憑借在關鍵蛋白上的30多個突變氨基酸,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一經報告,很快被世衛組織定為“值得關切的變異株”(VOC)。新的變異毒株編號為B.1.640.2,被稱為“IHU”毒株,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接受觀察的新冠變種。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他研究奧密克戎感染者的醫學影像后認為,這種變異株“會咬人”。一個國家和地區需要強大的免疫屏障和醫療資源,才能抵御奧密克戎的威脅。同時,奧密克戎已成為全球多地傳播的主要毒株。
5c68542172f2e207025a52194c021c5e.jpg (59.83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0 10:21 上傳
1月8日舉行的光華科技公益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一些自媒體說奧密克戎引發的是“大號流感”,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他研究奧密克戎感染者的醫學影像后認為,這種變異株“會咬人”。一個國家和地區需要強大的免疫屏障和醫療資源,才能抵御奧密克戎的威脅。
“今天上午8點半,我還輕輕撫摸過奧密克戎的片子。”張文宏告訴聽眾,“自媒體說這個變異株引起的是‘大號流感’,這是不足為據的,我們復旦校友可不要人云亦云。”據介紹,奧密克戎是新冠病毒在人體免疫壓力下的自然選擇結果,“可以說,奧密克戎在與免疫系統斗爭后贏了”。目前,這種首先在南非發現的變異株已肆虐全球,導致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感染人數大幅上升。
除了不斷提高疫苗兩針及以上的接種率,一個國家或地區還要確保醫療資源的充分供給,這樣才能對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進行充分救治。“如果醫療資源不夠,奧密克戎是會‘咬人’的。”張文宏說,“我國各地都要確保醫療資源的充分和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