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不錯,就是扎針時有點痛。”手臂連接著導管,鮮血經分離機抽取、分離,又緩緩流入體內,高昊看起來神情輕松。
2021年12月30日中午,歷時4個小時,安徽宿州“00后”小伙高昊在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捐獻28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隨后,這枚“生命火種”被緊急送往廣東,將挽救一名11歲血液病兒童。
3a62902c1fa93574c08f559b75af6150.jpg (85.3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 09:59 上傳
高昊今年21歲,是宿州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大四學生,目前在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南京分公司實習。2018年8月,熱愛志愿公益活動的他,在學校參加了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活動,成為中華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志愿者。 2021年3月,高昊得知自己與一名11歲的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再次進行了高分辨血樣采集,與該患者高分辨分型檢測配型成功。10月13日接到安徽省紅十字會通知后,高昊于12月25日赴安徽省立醫院,12月30日正式捐獻。 “這孩子打小就心地善良,樂于助人,跟我們說了要捐獻造血干細胞后,我們雖然心里擔心,但得知能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覺得應該支持他。”從入院檢查到捐獻,高昊的母親孟會香一直陪在身邊。
f32541416a6afe5acca20a2bcd1f0b5c.jpg (83.0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 09:59 上傳
安徽首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高校教師、宿州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杰介紹,高昊十分熱心公益,大一入校以來已參加三次無償獻血活動。3月,高昊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后,他在微信上發了相關資料給高昊。“收到消息后,高昊有些激動。當天晚上,高昊就和家人商量同意了此事,他只問了我捐獻需要多久、是否會影響上課和單位實習,其他什么也沒說”。 為了順利完成捐獻,清瘦的高昊私下里默默努力,除了適當增加體重,還積極參加鍛煉,保持良好作息,生怕因為體檢不合格而不能完成捐獻。 至此,高昊成為了宿州學院第二位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在校生,全校已有5位師生(包括畢業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3c22718e70059959bb7b90dd028aea01.jpg (76.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 09:59 上傳
“歡送會就不搞了,太麻煩了。”高昊一向不怕別人麻煩,只怕麻煩別人。“但是經過考慮,我們還是決定簡單辦一場歡送儀式,一是表達鼓勵,二是傳遞信心,也希望更多人向高昊學習。”中鐵四局電氣化公司南京分公司工會主席華文文說。 12月24日,歡送儀式上,華文文動情地說:“高昊于2021年7月加入南京分公司,一直在寧句通信項目工程部工作,認真負責,愛崗敬業。如今他用真情和大愛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我們的光榮與驕傲。好樣的,高昊!” “這場‘跨年儀式’很特別,我會銘記一生。這份榮譽證書,也是我拿過最好的證書。”完成捐獻后,高昊手捧著“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靦腆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