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近期煤炭價格快速上漲,連創歷史新高,為做好煤炭市場保供穩價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祭出政策組合拳。
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
近期煤炭價格快速上漲,連創歷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業生產成本,對電力供應和冬季供暖產生不利影響,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重點煤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措施。
8e2f6a57e2e39083f3e72798a8fe2a16.png (102.25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0 14:50 上傳
價格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炭價格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促進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梳理、排查保供穩價工作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散播虛假信息、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會議要求,煤炭企業要切實提高站位,樹立大局意識,主動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強化法律意識,依法合規經營,嚴格履行中長期交易合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保障發電供熱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
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金司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鄭州商品交易所調研,并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今年以來動力煤期貨價格走勢和依法加強監管、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有關情況。
會議指出,當前相關部門全力推動煤炭增產增供,鄭州商品交易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度關注動力煤期貨交易價格波動,著力加強期貨市場穿透式監管,梳理排查異常交易,依法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行為并公開曝光,有效維護市場秩序,為煤炭保供創造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
同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官網發布《關于調整部分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的通知》,自2021年10月20日當晚夜盤交易時起,動力煤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10%。
3f2deb47196f258d5109637f7ff91ca3.png (92.9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20 14:50 上傳
聚焦八方面著力推進能源保供穩價
10月19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主持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研究安排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各項重點工作。會議對下一步保供穩價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進一步釋放煤炭產能。在已核增產能的基礎上,通過挖掘生產煤礦產能核增潛力、基本建成煤礦加快進入聯合試運轉、停工停產煤礦抓緊復工復產、允許煤礦釋放應急儲備產能等多種途徑,再釋放一批煤炭產能。二是穩定增加煤炭產量。四季度所有煤礦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滿負荷安全合理組織生產。各地要在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保持煤礦正常生產,嚴禁隨意關停煤礦,嚴禁因個別煤礦出現事故“一刀切”區域性停產煤礦,確保煤礦在安全條件下能產盡產,力爭煤炭日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三是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水平。中央企業要發揮保供穩價帶頭作用,重點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用煤需要,多簽中長期合同,嚴格執行中長期合同煤炭價格,帶頭降低市場交易煤價。四是進一步落實發電供熱企業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已經銜接但還沒有最終簽訂的合同要盡快簽訂到位,價格要嚴格執行已出臺的價格政策。所有合同都要納入信用監管范圍,對無故不履約的企業將定期進行通報或公示,并納入信用記錄。五是推動煤電機組應發盡發。壓實屬地責任和電力企業保供主體責任,加強資源統籌調度,全力保障火電機組高比例開機、高負荷出力,促進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多發滿發?茖W組織實施有序用電,首先限制“兩高”項目用電、特別是要堅決限制落后產能的高耗能項目用電,堅決做到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六是嚴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氣。各有關企業要嚴格履行已簽訂的天然氣購銷、接收站使用等合同,保障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各地要切實履行保障民生用氣主體責任,確保對民生用氣實現合同全覆蓋,扎實做好“壓非保民”預案并認真開展實戰演練,兜底保障民生用氣需要。七是加強能源運輸保障。鐵路、港航企業要加強重點地區、重點線路煤炭運輸組織,挖掘潛力推動煤炭增運上量,優先保障發電供暖用煤運輸需求,加大低庫存電廠和電煤中長期合同保供力度,保障生產的煤炭及時運到需要的地方。八是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著力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行為,各重點煤炭港口要主動向監管部門提供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等違法線索,對于明顯超出合理水平的交易限制其運輸、裝卸,全力維護煤炭市場秩序。著力加強期貨市場穿透式監管,梳理排查異常交易,依法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行為并公開曝光,有效維護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
來源:綜合國家發改委網站、鄭州商品交易所官網、經濟日報(記者 顧陽)、中國證券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