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熱度持續。
10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官微發文,講述了一個電影沒拍的故事——
2ce4aa93422c259bd1c454eb071427f7.jpg (80.1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據了解,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及附屬同濟醫院,有一卷珍藏的檔案......記載了同濟志愿手術大隊在抗美援朝中救死扶傷的歷程。
21c4deab4306bc5438205f17b2799ace.jpg (148.22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醫療手術總隊第一大隊合影留念
資料記載,大隊有隊員155人,其中75人立功。醫療隊中知名專家教授數量居各隊之首。1951年1月到1952年3月,他們創下多個第一:
①手術人數第一、②教學時數第一、③專題學術報告次數第一、④編寫戰地醫學教材門類最多。
63bf84c84ea4a372d91ea99499e66f68.jpg (30.5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手術隊勝利歸來,執旗者為童爾昌、中列四為金士翱、左列一為夏穗生。
與《長津湖》英雄一樣,讓人敬仰!
參加過抗日戰爭的醫生 打著石膏說要去“彌補遺憾”
時間回到1950年12月15日,上海市醫務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員會成立,號召各醫學院校、醫療單位組織抗美援朝志愿手術隊奔赴前線,救治傷員。
當時的同濟大學醫學院(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及其附屬同濟醫院(當時尚稱中美醫院,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很快組織起一支獨立建制的抗美援朝志愿手術隊,被命名為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醫療手術總隊第一大隊。
07a19b6cbdfaa6fd39c2b1f039f383dc.jpg (3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歡送大會現場
林竟成被任命為上海志愿手術總隊副總隊長兼一大隊大隊長。剛做完腰脊椎吻合手術,穿著重重的石膏背心的他在動員會上說:“抗日戰爭時期,我從事了8年戰地醫療工作,常常抱憾,未能為中國最優秀的兒女、 為人民解放軍傷病員盡過力,這心情是別人難以理解的,現在有機會彌補這個缺憾了,我志愿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去完成我們神圣的任務。”
而外科學教授裘法祖經歷過二戰硝煙,1946年帶著德國妻子和3個兒女回母校任教。他開始顧慮重重:若在槍林彈雨中犧牲了,丟下德國妻子和3個孩子怎么辦?但他明白,戰場上正需要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妻子深明大義,堅決支持丈夫參加醫療隊。
4c69f13c4c1e023016f4be3b9ff20a02.jpg (100.02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離世的吳孟超院士正是裘法祖院士的學生。裘法祖院士于2008年6月14日逝世,享年94歲。而那一年的5月26日,他還在為汶川地震災區來武漢的42名傷員會診。
df01666bbec09c75e921068155b32ca2.jpg (59.98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醫務工作者出征
很快,自愿報名人數超過300人,113人被批準出征,于1951年1月26日離滬北上。8個月后,又一支以42名師生組成的手術大隊再次出發。
有時一天負責 二十多臺手術的麻醉工作
醫療隊多是醫術精湛的專家,為保護國家衛生科技人才,經上級批準,不開赴朝鮮前線,在邊境救治傷員并培養醫學人才。
但醫療隊工作條件與上海相比顯得十分艱苦。盡管隊員們出發時從上海調配了大批優質手術器械,裝箱運來一百多個手術器械包,然而藥品缺乏,全院只有300支青霉素的配額,經過院長批準才能使用。
1e4c28ea2c93bcdf62e61cb256691ed5.jpg (83.82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為傷員手術
裘法祖、張滌生及王飛鵬、耿兆麟、劉春生、戴植本這些日后成為我國外科界翹楚的醫生,日以繼夜地忙著做手術。外科醫生金士翱負責組建專門的“麻醉小組”,他和另一位外科醫生,有時一天負責二十多臺手術的麻醉工作。
090d5356cfa4fbf6cf7268039e18331b.jpg (138.6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參加抗美援朝的女醫務人員
為了使大量燒傷、凍傷官兵能夠得到集中醫治,在頜面外科專家張滌生建議下,“凍燒傷治療中心”建立,這是當時中國第一個整形外科治療中心,后改建為志愿軍后勤部頜面外科治療中心。
據上海檔案館保存的資料統計,兩個大隊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手術2239人次,教學8843小時,專題學術報告88次,編寫戰地教材涵蓋耳鼻喉科、眼科、矯形外科、腹部外科、X光及石膏繃帶等多個學科,均為各隊之首。
戴著軍功章回校
他收獲戰地愛情
戴植本是手術大隊的外科醫生,何繡章是外科護士,當年他們同時踏上了北上抗美援朝的列車。共同的使命,相互的關愛,讓兩顆年輕的心慢慢靠近了。
正當他們憧憬著完成醫療隊任務回上海的時候,中國人民志愿軍后勤部決定抽調一批年輕醫生進行野戰外科集訓,培訓一批戰地醫生。戴植本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何繡章積極支持他。
1951年9月,戴植本進入志愿軍野戰外科訓練班,3個月后赴朝任醫生兼任軍衛生隊教員。
2ce9484ae8b6ac282b671c67348f97c7.jpg (66.52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他曾提到過消滅南朝鮮偽首都第一師(白虎團)的那次戰斗,也是結束朝鮮戰爭的最后一仗。戴植本說,常常是飛機在頭頂盤旋,炮彈從眼前飛過。一次竟有兩枚重達500磅的航空炸彈落在身邊,幸而沒有爆炸,事后大家還和炸彈合影。
朝鮮戰爭停戰后,戴植本戴著朝鮮政府授予他的一枚軍功章回到學校,迎接他的有師長,還有愛情。著名婦產科專家、醫院抗美援朝委員會副主任金問淇教授親自為這對功臣主持婚禮。
歲月留痕 勛帶、獎狀、紀念冊提醒著我們曾經有這么一群人
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在祖國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9c950c14ca0fdccc242c75e09a27c59f.jpg (190.74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b1dee5e1222caecbdd4d64e369fadab3.jpg (150.18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7cc8a6ce31ab0e59e829726cc1d3cd66.jpg (229.37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3073eefaa476b8d1d2888176fc0b862b.jpg (188.0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7cc28e371fdcc51e3667badc441f5547.jpg (55.75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8990632354d1693b1d31acaf3ee4dce1.png (376.37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3 09:41 上傳
縱然歲月改變山河那些為祖國奮不顧身的先輩仍將永載史冊
轉發、擴散他們的故事這,就是英雄!
來源:中國青年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及附屬同濟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