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省民政廳發布《安徽省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即日起至8月25日,公眾或有關單位可將意見或建議通過信函方式寄至:合肥市蜀山區清溪路100號省司法廳立法三處(郵政編碼230031);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ahssftlfsc@163.com。
我省養老服務發展任務艱巨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省60歲及以上人口、65歲及以上人口分別到1146.7萬人和916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8.79%和15.01%,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養老服務發展任務艱巨。
隨著養老服務快速發展,養老服務領域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如政府、社會、家庭在促進養老服務發展中責任需要進一步明晰;基本養老公共服務能力需要提升;養老服務發展的扶持保障措施有待細化等,需要立法予以規范引導。
此次《安徽省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共10章71條,主要內容包括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和建設要求、養老服務的類型、扶持保障和監管措施等。
養老服務設施與新建住宅開發同步規劃
征求意見稿指出,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有關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新建住宅區開發建設和舊城改造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其中,新建城區和新建住宅區按照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以每百戶不低于30平方米、單體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舊城區和已建住宅區沒有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或者養老服務設施未達到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的,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進行配置。
在無障礙設施建設方面,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快推進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文化等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支持已建成的多層住宅及養老服務設施加裝電梯,在公共活動空間增設適合老年人活動、休息的設施,推動、支持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鼓勵國家機關開放場所提供共享性養老服務
為了引導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征求意見稿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包括:鼓勵單位和個人利用居住區附近閑置的場所和設施,提供嵌入式養老服務;支持養老機構利用自身設施、服務資源和服務隊伍向居家社區延伸,提供專業化養老服務;鼓勵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開放所屬餐飲、文娛等場所,提供共享型養老服務;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利用養老服務站(村級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村黨群活動中心等場所,提供互助性養老服務;鼓勵家政服務、物業服務、業主委員會等發揮自身優勢,提供便捷化養老服務等措施。
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征求意見稿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敬老院等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的改造建設,優化護理型床位設置比例,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確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員全部實現集中供養。
同時,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養老機構、設置老年病專科和門診,為養老機構建立預約就診、急診就診等醫療服務綠色通道;支持養老機構設立老年醫院、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等醫療衛生機構,或者在其內部設置門診部、醫務室、護理站等醫療衛生服務場所。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醫療保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將在養老機構內設置的醫療機構和老年護理床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老年人患病住院,獨生子女陪護時間每年不少于20日
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子女所在單位應當支持其護理照料老年人,給予適當陪護時間,獨生子女的陪護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20日,非獨生子女的陪護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10日。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明確養老機構應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老年人監護工作。并且養老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當尊重入住老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歧視、侮辱、虐待、遺棄老年人。其從業人員應當身心健康,具備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
擅自改變養老服務設施使用性質最高罰款30萬元
根據征求意見稿,對于擅自改變依法規劃建設或者配置的養老服務設施使用性質的,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從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組織未按照規定標準提供服務的,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單位或者個人采用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政府養老服務補助、補貼、獎勵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責令退回,給予警告,處騙取資金數額10%以上50%以下的罰款。(記者 檀美玲)
來源:中安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