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持續下行 有關部門著力應對 近期豬肉價格持續下行,據國家統計局測算,6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擴大12.7個百分點;環比繼續下降13.6%。
7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在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后,有關部門立即啟動豬肉儲備收儲。7月7日、7月14日,已完成兩批中央儲備收儲,7月21日還將組織第三批中央儲備收儲。同時積極指導各地做好收儲工作,形成“托市”合力,穩定市場預期。
7月20日,農業農村部表示,將著力在鞏固生豬生產恢復成果、加快建立穩定生豬產能的調控機制、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等三方面加大力度,抑制和緩解“豬周期”。
為何連月下跌?對養殖戶影響幾何?
經歷一輪價格高漲后,近期豬肉價格下跌為哪般?未來還會“跌跌不休”嗎?豬價持續下行,如何保障養殖戶生產,確保市場供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豬肉價格連月下行。業內人士分析,本輪豬肉價格大幅下跌主要受供求影響,市場豬肉供應充足,遇上消費季節性回落,導致價格持續下行。
——國內生豬產能基本恢復正常,存欄量持續增加。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564萬頭,相當于正常年份年末的102.1%;生豬存欄4.39億頭,恢復到正常年份的99.4%。上半年豬肉產量2715萬噸,同比增長35.9%。
——市場預期干擾導致肥豬壓欄,增加市場豬肉供應。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年初部分市場機構夸大當時寒潮對生豬疫情的影響,行業對后期豬價上漲預期明顯;這幾個月養殖戶普遍壓欄惜售,肥豬體重大幅增加,6月份肥豬出欄均重135.8公斤,比2018年增加11.6%。
f6975f3dca404af749c04ae1bbec7510.jpg (173.22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1 10:41 上傳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農民蔣鵬在自家豬圈里鏟豬糞。(資料照片)
“最近280斤生豬收購價為7.5元/斤,而我們的盈虧平衡點在10元/斤。”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瑞強種豬場場長王世瑞說,一般來說生豬喂到220斤至230斤就能出欄了,但因豬價持續下跌,按這個體重賣得賠錢,不少養殖戶就喂到280斤左右再賣。
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與2018年前相比,現在育肥豬每公斤成本為16元至17元,增加約4.5元。生豬養殖已跌破盈虧平衡點,其中部分生豬育肥戶前期購買仔豬價格較高,按目前肥豬出欄價格虧損更大。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6月份生豬養殖場戶虧損面為62%,比5月份擴大52個百分點。
生豬價格大幅下降,疊加非洲豬瘟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部分養殖場戶養殖積極性受到影響,少數養殖場戶出現宰殺母豬情況,個別散養戶甚至計劃退出生豬養殖行業。
當前,生豬養殖戶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陣痛期”。
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出臺措施保供穩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圍繞加強監測預警、儲備調節、政策協同,從機制完善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安排,意在有效調控市場異常影響,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6月16日發布豬糧比價過度下跌三級預警,6月28日進一步發布豬糧比價過度下跌一級預警信息,并立即會同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啟動國家儲備收儲工作。7月7日和7月14日已完成兩批中央儲備收儲,7月21日還將組織第三批中央儲備收儲。
“價格過高時,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擴張;價格過低時,啟動收儲以托住市場,為養殖場戶吃下‘定心丸’,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淘汰。”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介紹,目前看,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勢頭得到初步遏制,6月底以來價格出現明顯反彈,目前價格較前期低點回升15%以上,豬糧比價短暫跌破5:1以后迅速反彈,上周已回升至5.85:1,養殖戶信心有所恢復,集中出欄現象有所緩解。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跟蹤能繁母豬、生豬存欄變化與豬肉價格走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達到預案規定及時開展收儲,積極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必要時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調控調節力度,防止生豬和豬肉價格大起大落。
700c5462a1fb01828dc4e0aa8c9f9cc8.jpg (101.81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21 10:41 上傳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養殖戶崔長保在養豬基地查看自家的豬。(資料照片)
農業農村部出招緩解“豬周期”
農業農村部將著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鞏固生豬生產恢復成果。加快建立穩定生豬產能的調控機制。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2月份開始,生豬價格連續5個月下降,6月份不少養殖場戶陷入虧損。“這種局面如果持續下去,既不利于產業長期穩定發展,也不利于豬肉長期的穩產保供。”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說。
據他介紹,為了應對上述情況,農業農村部將著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鞏固生豬生產恢復成果。在這一輪生豬產能恢復中,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地方層層壓實責任。要繼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保持用地、環評、金融等基礎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繼續壓實地方的穩產保供責任,防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翻燒餅”。同時,要抓好非洲豬瘟的常態化防控,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幫助養豬場戶在低谷期節本增效。
——加快建立穩定生豬產能的調控機制。2019年農業農村部建立了規模豬場的直連直報系統,可以準確掌握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18萬家規模豬場每月生產變化情況。要進一步加強生產與市場的監測預警,特別是推動以能繁母豬存欄變化率為核心的調控指標,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的觸發機制。
——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加快建設現代生豬養殖體系,實施生豬遺傳改良計劃,繼續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持龍頭企業幫帶中小養殖戶改變傳統養殖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健全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強化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生豬產品加工流通體系,促進養豬業綠色循環發展。 新聞熱評·豬價,要穩才好
連續下跌9個月后,近期豬肉價格有所回升。但市場普遍預計,短時間內豬價仍將保持低位。相關方面要繼續加強宏觀調控,合理引導預期,防止豬價大起大落,避免隨意上“風口”,避免“肉貴傷民、肉賤傷農”。
豬價一頭連著生豬生產,一頭連著百姓生活。豬肉價格持續下跌雖然令消費者歡喜,但持續下行的豬價也會打擊養殖場戶的積極性,影響未來的豬肉供給和肉價穩定。
豬肉價格走勢直接關乎食品價格走勢。在很大程度上,穩住了豬價就穩住了老百姓的“菜籃子”。穩豬價,要兼顧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發揮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著力熨平價格大起大落的“豬周期”,從機制上構建豬肉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的“四梁八柱”。如此,老百姓的“菜籃子”才能拎得更穩、更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