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些年來,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膳食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這很大程度的影響了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的日益增長。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目前糖尿病患者約達到1.14億,并且未來將處于持續增長的趨勢。
e9aed2b0a7cf5b77b1a3708117ee4a43.jpg (79.45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01
糖尿病并發癥的致死率極高
糖尿病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及時控制住,可合并心腦血管、腎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性功能障礙變等多種并發癥。據了解,我國每年有80多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并發癥,致死率達7‰。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糖尿病并發癥,了解它,解決它。
1acc50e0b32b42df620ace98e99cc1a1.jpg (38.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一般情況下,并發癥可分為急性、慢性2種:
急性分為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乳酸性酸中毒等,出現這些情況,多是因為胰島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適當升高,致使血糖過高,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機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引起。
慢性的話主要包括心腦血管、下肢血管等大血管并發癥;腎臟病變以及眼底病變等微血管并發癥;神經病變等。這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一定要當心。
很多時候,糖尿病并發癥也不是無跡可尋的,所以,平時要多留意身體狀況,發現可疑癥狀及時就醫。
468b8f04354824f9b94607887faa74b9.jpg (68.17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02
糖尿病并發癥來襲, 這些信號要注意!
來自眼睛的信號 當糖尿病人視力下降或是眼前出現黑影時,不可想當然地認為是“年老眼花”,這很可能是長期高血糖引起視網膜病變或白內障所致,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排除糖尿病眼病。
f2a73f2a81f955bda8b7b25f07a52ec6.jpg (51.62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來自口腔的信號 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齦萎縮或腫痛、牙周感染、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等,這些都與長期高血糖導致血管及神經病變、鈣質流失、免疫力下降、繼發感染有關。因此,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處理。
來自皮膚的信號 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全身皮膚及外陰瘙癢、皮膚真菌感染(如手癬、足癬、股癬、甲癬等)、毛囊炎、癤癰、糖尿病性水皰病等皮膚病變,而且往往非常頑固、久治不愈。當糖尿病人出現上述情況時,要想到這可能糖尿病皮膚病變。
546f2bb67b6d927e3576f21e84d830aa.jpg (67.56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來自肢端的信號 糖尿病可導致對稱性肢端感覺異常,典型者表現為肢體遠端麻木感、蟻行感、針刺感、灼熱感、疼痛感等,癥狀由輕到重,逐漸進展。到了晚期階段,病人可出現痛覺、觸覺及溫度覺完全喪失。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往往提示有周圍神經病變。
來自汗腺的信號 有些糖尿病人特別好出汗,往往一吃飯或稍微活動一下就滿身大汗,即便是在大冷天。糖尿病人出汗有個特點,就是頭面部和軀干大汗淋漓,但四肢一點汗也不出。出汗異常是植物神經受損的表現。
來自消化道的信號 當糖尿病人出現上腹部飽脹、頑固性便秘;或是出現頑固性腹瀉,但又不伴有發熱、腹痛及膿血便,這很可能是長期高血糖損害胃腸道植物神經,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所致。
來自腎臟的信號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多無明顯自覺癥狀,少數患者可有尿泡沫多或夜尿增加,最有診斷價值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但普通尿常規檢查則完全正常,所以,定期尿微量蛋白檢測有助于發現早期糖尿病腎病。
b199ec6a1177353bd3c436215e355186.jpg (42.1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來自心血管的信號 正常人往往活動時心跳比休息時快、白天比夜間快。而某些糖尿病人則表現為休息狀態下心跳過快(我們稱之為“靜息心動過速”),并且白天與夜間的心率變化不大(我們稱之為“固定心率”)。
此外,還有些病人表現為“體位性低血壓”,即病人從臥位(或蹲位)起立時,常伴有血壓下降、頭暈、心慌、眼前發黑,嚴重時會出現暈厥。所有這些都是心臟植物神經受累的表現。
來自骨骼的信號 當糖尿病人感覺腰酸背疼、且有明顯駝背時,很可能是骨質疏松所致。骨骼是以蛋白質(膠原蛋白)為基質,大量的鈣沉積于上而形成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濃度較高,腎臟在排出過多葡萄糖的同時,血液中的鈣也隨尿大量流失,此外,由于胰島素缺乏,糖尿病患者膠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質減少,還容易引起骨質疏松。
968e97f8fc0ed8c79f9b90ef8f85c75b.jpg (49.21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7-13 21:34 上傳
當出現上述信號時 糖尿病友就應該引起重視了! 平時千萬別小看它 不然一不留神它就可以要你的命 平時的話,則要做好防患 看完趕緊分享給家里人!
來源:常笑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