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即將收獲的玉米被野豬糟蹋,安慶市太湖縣小池鎮小池村的農民與種植大戶欲哭無淚。據悉,今年6 月底,太湖縣林業局投入5.6 萬元,在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了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責任保險,保險期限自2021年6月29日0時起至2022年6月28日24時止。為此,村民在受到野生動物傷害導致人身傷亡或種植的農作物財產損失時,可以申請補償。
現狀 野豬給太湖縣農村經濟造成損失
“野豬成了‘耕田機’‘翻土機’,連空地都會用鼻子拱得翻過來。”面對野豬對玉米地的侵擾,小池村一些村民束手無策。
野豬的食物很雜,只要是能吃的東西都會吃。野豬白天通常不出來走動,一般是早晨和黃昏時分活動覓食,大多集群活動。由于地里的莊稼遭到野豬破壞,小池村一些村民只能用制作稻草人、敲鑼打鼓、高音喇叭的方式進行恐嚇。
久而久之,這些土辦法所起的作用也不大。“野豬非常聰明,土辦法只能夠‘騙’它一會兒。”7月5日,小池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最無奈的時候,只能選擇日夜派人在田地里守著莊稼。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晚就毀完。”省人大代表、太湖縣江塘鄉大塘村黨總支書記汪玉平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太湖縣森林覆蓋率大幅增加,山區已經成為野豬等不少野生動物的“樂園”。野豬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給山區農民增添煩惱,給農村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
應對 政府部門投保為野豬買單
近年來,太湖縣野豬頻繁“闖禍”。太湖縣林業局林政股股長查方義介紹,該局曾陸續接到群眾反映,野豬不僅吃了小池鎮養殖戶的鴨子、劉畈鄉等地種植大戶的玉米,還出現在該縣一藍莓基地,嚴重影響基地采摘活動。甚至有一次,野豬出現在新倉鎮一村莊里,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安全。
一邊是野生動物資源需要保護,一邊是人民群眾的合法正當權益需要維護。兩者如何兼顧,是個難題。目前,太湖縣正積極開展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預防、控制和補償工作。
據太湖縣林業局副局長張燦華介紹,今年6 月底,太湖縣林業局投入5.6 萬元,在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了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責任保險,保險期限自2021 年6 月29 日0 時起至2022 年6 月28 日24 時止。為此,村民在受到野生動物傷害導致人身傷亡或種植的農作物財產損失時,可以申請補償。
宣州:野豬數量驟增,準備獵捕500頭
皖南山區是我省野豬種群分布較集中的地區。宣城市宣州區野豬種群2019 年調查估計有近4000 頭,相比2017 年前數量大幅上升。野豬種群的擴大,給居民生產生活帶來威脅。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7 月8 日從宣州區林業部門了解到,今年該區計劃開展防控野豬危害試點工作,申報獵捕數量為500頭,正在等待上級部門批準。
現狀野豬數量近些年大幅增加
“近些年宣州區范圍內野豬數量上升很快。”7 日,宣州區林業事業發展中心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他了解,2017 年前,宣州區境內的野豬數量在2000 多頭,2018-2019 年,安徽師范大學的專家經過調查后初步估計,該區野豬數量已經上升到近4000頭,“去年以來可能還有所增加。”
野豬數量的上升可以說是全民參與野生動物保護成績的一種體現,但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野豬破壞農作物時有發生。“2017 年以前,野豬損害較大的事件每年只有幾起,但去年我們接到報告的,破壞農作物價值超過數百元的就有20余起。”該負責人說。
據介紹,宣州區多個鄉鎮都存在野豬破壞農作物的情況,主要是啃食、踩踏農作物和破壞田埂,被啃食的農作物包括玉米、紅薯、水稻、西瓜、竹筍等。
應對今年計劃獵捕野豬500頭
據了解,最近一次由宣州區林業部門批準的野豬獵捕活動還是在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因為非洲豬瘟沒有獵捕。去年經過批準,原本計劃獵捕200 頭,宣州區組織幾名資深的獵手成立了一支狩獵隊,獵捕活動由公安、林業、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但最終因多方面原因沒有開展獵捕。”宣州區林業事業發展中心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負責人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
2020 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開始施行。“早年獵捕野豬以食用為主的利用方式將徹底改變,現在獵捕的野豬也屬于禁食范圍。”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宣州區林業部門已經上報了《宣州區防控野豬危害試點工作方案》的報告。
根據報告內容,綜合考慮宣州區現有獵捕人員、野豬主要分布區域、群眾反映強烈地區等諸多因素,該區計劃今年獵捕野豬500 頭。目前該報告正在等待上級部門批準。方案獲批后,將開展試點工作,包括進行調查評估、培訓教育和實施獵捕。
鄧文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何薇 曹慶 蔣六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