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晚,#男子每天8顆維生素吃出肝衰竭#沖上話題熱搜,杭州陳先生為了提高免疫力服用進口復合維生素,加大劑量后,一天竟吃8顆,半個月后導致肝衰竭。其實,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更不能過分依賴保健品。
6e4d5b23655cca0bfaceb1cf08e66933.jpg (38.6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5 14:31 上傳
#男子每天8顆維生素吃出肝衰竭#上話題熱搜
吃保健品保養似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家常便飯。“每天一顆魚油、一顆助胃消食片、一顆鈣片。”揚州的王女士50歲,向記者展示了家中的進口保健品,“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吃保健品就是心理作用吧。”90后邵女士每天午飯后,都會吃兩顆魚油,“在網上查了說魚油對眼睛好,就買回來吃了。“
a1e48c9b1408bf8bb8f75da5e70ffde7.jpg (107.7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5 14:31 上傳
王女士家中所購保健品
保健品是不是真的有效呢?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普通市民如何辨別所購保健食品真假呢?南京雨花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最簡單的要認清保健食品的“藍帽子”,同時也可以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保健食品產品注冊信息。
9a5c3d4678559b2204ac5de549a9769c.jpg (32.7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5 14:31 上傳
查詢保健食品產品注冊信息
“保健食品應依法取得注冊證書或備案憑證,選購保健食品時要認清、看準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藍帽子’以及注冊號(或備案號),仔細閱讀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等信息,切忌盲目購買。”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銷售保健食品的店鋪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其經營范圍應注明保健食品銷售。消費者購買時最好通過超市、藥店、專賣店等正規渠道,挑選時查看食品經營許可證和保健食品備案信息,注意索要發票或收據。
而在網上選購保健食品的消費者要通過正規的電商平臺,仔細核對保健食品注冊證書或備案憑證、保健食品標志等信息,切勿輕信來源不明的朋友圈、朋友群、不明小程序等微商信息。
通過跨境電商零售渠道選購保健食品,按照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前務必認真、詳細閱讀電商網站上的風險告知內容,全面了解風險后再做出選擇。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