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條例》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涉及重點領域、區域創新、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
支持量子科學等戰略性前沿基礎研究
在重點領域方面,《條例》規定原始創新應當支持量子科學、磁約束核聚變科學、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等戰略性前沿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應當支持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產業創新應當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同時,規定推動衛生健康、生物安全、醫療技術裝備、現代農業等領域科技創新,鼓勵資源與環境、文化創意、節能減排等領域技術創新。
規定推進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建設,促進基礎研究發展……在創新載體方面,《條例》規定規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協同化發展;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等研究院,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等建設。
此外,規定加強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推進和支持安徽創新館、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或者科研院所牽頭組建省技術創新中心等。
青年科技人員或可主持重大科技項目
關于區域創新,《條例》規定優化區域創新布局,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規定圍繞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產業集群和各具特色的開發園區,推進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同時,規定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項推進行動,加強制度機制創新探索,高質量建設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
為加強人才培養,規定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培養急需緊缺科技人才;推進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符合條件的青年科技人員可以主持重大科技項目,破格參加各類專業技術崗位評聘。加強人才保障方面,規定優化人才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完善住房、醫療保障、家屬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優惠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醫院、國際社區。
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制度
建立容錯機制、建立科技創新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關于體制機制,《條例》作出相關規定。根據《條例》,省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成立由科技、產業、投資、法律等領域高層次專家組成的科技創新決策咨詢委員會。
關于創新環境,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發起設立或者參與設立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科技融資擔保機構。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定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制度,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
在加強科學普及方面,規定加強科學普及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根據自身特點開展科學普及活動,建設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來源:鳳凰網安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