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海鮮的人 近期千萬別碰這東西!
多地檢測發現 含有對人體貝毒素超標的 毛蚶、海虹
日前 河北唐山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安全警示
7bb6a4ca9e12544dfe78f89863320f10.png (566.1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8 11:01 上傳
每年5月到8月河北省沿海可能發生赤潮,貝類因赤潮中有毒藻類而蓄積毒性,消費者食用后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為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確保群眾飲食安全,特提醒消費者關注以下食用貝類風險。
為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預防因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造成食物中毒,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安全警示:建議廣大群眾在赤潮毒素暴發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購買食用野生的貝類,在食用其他貝類海鮮時,一定要去除內臟食用,且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一旦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海產品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和腹部絞痛、四肢肌肉麻痹等癥狀后,必須立即趕往醫院救治。
而早在4月30日 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 也曾發出食用海虹的預警通告
914ed42c4604266922d203e311ab11bf.png (938.2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8 11:01 上傳
讓多地連發預警的這種海鮮 是什么?
吃了會有什么危害?
為什么現在吃青口易中毒?
“海虹”又稱貽貝、青口、淡菜,是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雙殼黑褐色。近年來,北方沿海縣市發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
其實毛蚶、海虹等貝類本身并無毒,之所以食用青口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青口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后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這些毒素無色無味,耐熱性極強,家中普通的加熱方式并不能降解毒素,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貽貝就會中毒。
通過麻痹性貝類毒素的發展規律發現,貽貝動物中麻痹性貝類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將達到最高,這也是每年到了此時“海虹(青口)中毒事件”高發的根本原因。
毒青口的毒性有多大?
麻痹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人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貝類,可引起人體神經肌肉麻痹,輕者出現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癥狀,重者可導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這種毒素毒性極強,尚無特效的解毒方法。
毒青口中含有的麻痹性毒素毒性很強,和河豚毒素、織紋螺類似。這種毒素不光可能在青口中出現,在扇貝、牡蠣、毛蚶等貝類食物中同樣可能出現。
d339d0dae8990507c800dd410577f184.png (99.99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8 11:01 上傳
如何預防食用這類海鮮中毒?
1、在購買和食用毛蚶、海虹等貝類水產品時,應選擇去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
2、盡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3、食用貝類時要去除消化腺等內臟,盡量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愛吃海鮮的“吃貨們” 享受美味海鮮 你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a0beb1123c8583a781750e8396e86eb3.gif (383.3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8 11:01 上傳
1、處理海鮮要注意
如果皮膚上有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不要接觸海水以及海水中的海鮮等生物,處理海鮮食品時,盡量戴上手套。
2、一定要完全加熱
海鮮,不能生吃,其中包括生魚片,制作生魚片的過程中,魚肉很容易被魚鰭和魚皮上的創傷弧菌所污染,食用同樣存在感染風險。
高溫烹調可以殺滅海鮮中存在的寄生蟲和病菌等有害物質,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3、生熟分開
在加工過程中,要注意食材、烹飪工具(案板、刀具等)的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4、要限量
由于海鮮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物質,不宜大量食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吃魚、蝦類食物50—100克(不超過2兩)。
綜合 / 唐山發布、秦皇島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