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來自外地的吳大哥和陳女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分別接受了“前縱隔腫瘤擴大切除術”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術”,而為他們進行手術的“主刀醫生”是今年3月在該院啟用的安徽首臺第四代達芬奇Xi機器人“大奇”,這也是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在我省胸外科治療領域的首次應用。
1977-kpzzqna8360665.png (482.92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5-17 21:46 上傳
手術當天,由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吳顯寧操控“大奇”,與臺上助手精準配合,通過三個微創的小孔,兩臺手術均用時1小時左右完成,出血約20ml,手術過程順利,可達到完全治愈的效果,術后2-3天,吳大哥和陳女士均康復出院。
微創外科手術由于其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床位周轉率高等優點,已經成為醫院和患者所共同認可的首選途徑。但傳統腔鏡手術存在一些不足。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將胸外微創手術帶入一個新紀元,較傳統胸腔鏡相比,它具有高清放大的3D手術視野、人手無效顫動的過濾效果、術中熒光成像技術等眾多優勢。
同時,它能夠讓術者以更舒適的坐姿完成復雜的手術,降低主刀醫生勞動強度;超過人手極限的可轉腕手術器械,突破人手的極限,可以滿足刁鉆角度的縫合,特別適合復雜的氣管、血管吻合手術等先進性技術,提高了手術精確度與安全性,可以廣泛應用于胸外科的肺段切除、肺葉切除、食管癌根治術以及縱隔腫瘤切除等手術,更符合“快速康復”和“精準治療”的理念,是未來微創手術的發展趨勢。
“大奇”自3月份落戶該院以來,已相繼在泌尿外科、胸外科廣泛使用,今后還將應用于普外科、婦科、心臟外科等外科手術領域,助力“精準外科”的發展,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救治,為更多的安徽百姓謀得健康福利。(記者 徐慧媛)
。▉碓矗褐邪苍诰)
|
|